2007年2月8日星期四

休假闲逛之陈家祠

陈家祠建于清代光绪年间,又名陈氏书院,其中的装饰艺术集岭南民间艺术之大成,也因此而成为国外游客观光广州的第一景点。

本来对这一类的民俗文化建筑不太感兴趣,但是在亲眼见到里面的雕塑装饰之后,还是颇为震撼。许多的雕刻技术真可谓巧夺天工,令人叹为观止。陈家祠内的一个个祠堂其实就是一个个的艺术品陈列馆,里面拜访的都是岭南艺术家的作品,有象牙雕刻、沙石画、砖雕等古今作品。我特别喜欢其中的沙石画,可惜几张照片都没有照好,有点遗憾。里面有不少的外国游客,有几位还挂着红圈头在比划着取景摄影。

 

这对外国夫妇用的相机跟我一样,也是18-55mm标头:)

 

东西走向的高墙窄巷。

 

陈列厅中的象牙雕刻。

门外广场上的塑像,还有小朋友,和他爸爸。

2007年2月7日星期三

休假闲逛之沙面

在项目最紧张的时候申请了两天休假,只为放松一下神经。在同事中我也算厚道了,其他人普遍休五、六天以上。作为新人还是低调些好:)。

在宿舍睡了个饱之后,背上相机,去逛逛广州一些有趣的地方。

首先是沙面这个小“洋岛”。沙面原是英法租界,以风格多样的洋楼著称,也是洋人聚居的地方。但是去到之后让我有些失望,所谓的多样的建筑风格在我这个土人眼中完全一个样,看来看去都无非是拱窗尖顶之类,没什么区别。路边有很多的小手工艺品,也有不少洋人光顾,但是这些工艺品看上去有些粗制滥造,价格也不便宜,可以骗洋人的钱。

路上有各种各样的雕塑,形态各异。

时不时能看到洋人推着婴儿车,车里都是中国孩子,估计是领养的。看这位大妈一脸的幸福:)

有很多新人在这里照婚纱照。一对俊男靓女和长发摄影师。

2007年1月28日星期日

动物园随拍

上周末去了广州动物园。这是我平生第二次去动物园,上一次要追溯到童年时期(大概4、5岁吧),除了孔雀,我根本不记得还见过其他什么动物,所以基本上可以认为我从没去过动物园。

广州动物园曾经凭借大熊猫家族而风光无限,位列国家三大动物园之一,而今却入不敷出,面临财务困境,甚至出现了没钱饲养华南虎的窘境。不过20元的门票价格要比香江长隆便宜多了,作为摄影练习场还是不错的。

从破旧的南门进入动物园,见到的动物种类还是不少,但都脏兮兮懒洋洋而且数量不多,尤其是袋鼠家庭,一个大大的围场里只有一只小袋鼠跳到场边吃游人给的食物,我也趁机给这小家伙一张PP。

接下来的笼中动物都无非是在笼里来回踱步,而且距离较远,我只有一只18mm-55mm的标头,也成不了事,只好把精力集中在一些“平易近人”的动物身上了。鹦鹉的距离适中,色彩鲜艳,可惜拍了好几张都不理想,有点可惜。

蛇类虽然隔着玻璃,但从距离上讲比其他动物都要近。虽然没有偏振镜,但是玻璃的反光还不算明显,只可惜光线暗,噪点太多了。不过捕捉到了一条蛇喝水的样子,还有点意思。

一只斑点狗在等着游客跟它照相。

计划晚些配一只适马APO 70-300mm F4-5.6 Macro Super II,然后再去香江或者长隆逛逛。

2007年1月4日星期四

元旦聚会

2号那天参加了一班同学组织的聚会。虽然自己本身属于二班,不过跟一班的同学做了四年的邻居,简直如同一家亲,而且既然是聚会嘛,没必要搞种族隔离。

原定的聚会形式很传统:唱k、吃饭、解散。不过K后大家建议回华工逛逛,顺便在那边吃饭。回到华工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,空气雾蒙蒙一片,很担心脖子上挂着的相机能否经受黑暗的考验。沿路看到不少背着书包的学生,这个时间也是几年前我背着书包去自修的时候,转转眼就变成了母校观光团的一员。在路上照了几张照片,可惜技术太菜,曝光很有问题。

到一号楼上课常走的小路:

情人岛和小亭子--四年时间里我从没踏过的地方:)

趁我们走后建起来的“红楼”

我们的大合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