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还是决定搬到blogger来。原先的live space实在令我失望,速度像蜗牛,界面不实在,而且极占资源。我很喜欢用live writer写日志,而且live space和live writer从同一娘胎里出来的咚咚理应有比较完美的结合,但我用起来还是老出问题,比如图片老是粘贴不上,而且速度也没有想象的快。于是只好转投blogger。
blogger投入google门下之后可谓是前景一片光明,因为充满创意的google有着太多的服务和产品可以整合。picasa+web album+blogger三剑客可以使得图片和文字的分享变得易如反掌;gmail与googletalk丰富了网络互连;google news和reader可以将网络资讯一网打尽;google destop和google earth让人惊叹于google的创意和技术实力;而这些只是google不断推出的服务中的一部分,并且基本上是免费的。拥有这些服务的流程也很简单,只要得到一个邀请并注册google account就ok了。
在刚刚得到gmail帐号的时候,我一度非常兴奋并迫不及待的试用所有这些服务和产品,不过结果倒总是不尽人意,甚至让我越来越郁闷。下面是我的一些使用体验,可能有很多地方是因为我没有进一步研究而造成的误解,不过用户并不总是喜欢“研究”的,很多时候他们希望的是“don't make me think”。
1. picasa. picasa作为相片管理软件确实非常好用,但是beta版也存在不少问题,例如发布到web album的功能在我的电脑上从来没有成功过(或许是局域网要设置代理的原因),新功能blogthis虽然可用,但是也会出“脚本错误”之类的问题(似乎修改模板可以解决,但是一般用户也不会这样去做),而且图片与文字的排版不方便,需要修改html代码。不知道正式版出来后会不会修正这些问题,不过毕竟使用这种整合工具的目的是为了方便,如果因为这些琐碎问题而造成不便的话,这种整合就没有太大价值了。
2. web album. web album最大的问题是空间太小,在数码相机和千万象素横行的今天,250M的空间实在是捉襟见肘,除非你愿意缴费将空间扩展到6G。相比之下,网易相册的无限空间要大气多了,flickr虽然有100M per month的限制,但是没有总的上限,而且功能要强大太多,名气和用户群就更不用说了,google album实在很难找到什么优势。
3. googletalk. googletalk虽然简洁快速,但是又简洁过了头,也可能是主要定位为语音通信的原因吧,它的文字消息部分看起来更像是玩具。
4. google reader. google reader还处在lab阶段,很难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,就目前来说,速度慢而且bug多,兼容性也不行,实用价值不大,尽管里面有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特性。
5. google destop. google destop作为桌面搜索确实非常方便,尤其是“双击ctrl”的快捷键,使得我找文件时不需要老是打开一层层的文件夹,但是它的桌面管理器着实没什么作用:速度慢,耗资源,所谓的即时资讯也意义不大--谁会守着屏幕关注随时可能更新的资讯栏呢?
6. google earth. google earth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,但是pro版需要缴费,而这些收费的项目又是最有诱惑力的,一般人只能耸耸肩膀了。
本来只想写写自己搬博客的原因,没想到一口气写了这么多。非常喜欢google的文化,钦佩其技术实力,所以更加期待它的进步和完善。如果google能推出一款类似live writer的软件“gwriter”就好了:)。